综合新闻

连续6年办好一门课 让武汉风景成为第二课堂

发布时间:2024-12-12作者:记者 卢蕾雅 阳雅丽来源:全媒体中心浏览次数:10

近日,随着《认识武汉》通识教育选修课的陆续结课,我校大一新生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武汉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认识武汉》通识教育选修课在我校于2018年9月开课,6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坚持以“任务导向——专题教学——理实融合——能力养成”为思路;以过程测量能力创新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构建基于知识检测与能力应用于一体的立体性考核内容,目前已成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城校携手 高校与武汉同频共振共繁荣

武汉市从2017年开始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大学生留汉的起点是从认识武汉开始,为落实《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武办文〔2017〕53号)文件精神,我校于2018年开设《认识武汉》,旨在让更多外地学子认识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为留汉、生根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据《认识武汉》课程主要负责老师李婷介绍,鉴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校在教授《认识武汉》课程时,特进行专题式设计。用反映城市特色的专题进行课程中心内容的串联,结合理论课专题进行实践活动的安排,紧密扣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线上学习的任务遴选,以使课程学习在专题形式下保持内容的完整性与逻辑性。

6年来,《认识武汉》在我校已建成较为完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模式,在课程设计上,课程内容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将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等相关知识与思想教育、思维训练有机结合,以问题导入讲解或实践,打破学科知识和思维壁垒,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知行至远 让武汉风景成为“第二课堂”

《认识武汉》课程的纸质教材、网络课程均由我校教师组织编写、录制。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课程秉持知行致远理念,让武汉风景化作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够创新授课视角、激发学习兴趣。我校《认识武汉》课程将学校校史、特色发展教育与武汉的深厚历史文化相贯通,通过内外通融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及载体。以实景教学搭配参观考察的形式,借助科技手段将武汉城市的多元内容让学生入脑入心。

2018年起,为践行沉浸式、体验式教学理念,课程大力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东湖听涛区、辛亥革命博物馆、大禹文化公园、武汉花博汇等具有丰富文化与历史内涵的场地纷纷成为学生们的课外学习之所。这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里感受文化韵味与人情百态,体悟城市精神与发展脉络。在反向思考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城之情。

以教促学 教学相长构建思政共同体

近年来,构建思政教育新生态,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理念深入人心,建好“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办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我校着力打造思政共同体,其中《认识武汉》公选课成为亮点课程,在我校大学生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与深刻共鸣。

该课程以独特的教学模式,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探访和“感同身受”的情景体验,让新生们仿若置身于武汉的历史长河与现代都市画卷之中,与这座城市产生强烈共情。2024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邸子瑜是来自河北的一位新生,上完课后,她分享:“我去到的是湖北省博物馆,在参观完后我发现它不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扇窗,透过它,我窥见历史的深邃与美丽,我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认识武汉》课程在课外实践的环节中,逐步采用“青马工程”、“星火青年”大学生思政讲师团等优秀学生带队新生,加强学校内学生的交流,谱写新时代思政新篇章。这一创新之举,正逐步成为武汉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动实践范例,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城市长远建设的有机融合道路上,迈出坚实且意义深远的步伐。

展望未来,《认识武汉》课程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度融合思政教育元素,不断挖掘武汉这座城市的丰富内涵,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如2023年在线教学资源增加“名家说武汉“单元,邀请武汉市文史研究名家讲述武汉的历史等,拓展学生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武汉的发展历程,从城市的历史变迁中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截至目前,《认识武汉》课程线上校外访问量已逾万人次。课程展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责任担当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课程将以思政教育为引领,成为bwin必赢中国官网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为其他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与地方文化融合课程提供有益借鉴。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与城市携手共进,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过程中,将思政教育的内化于心转化为外化于行,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受访者提供)


返回原图
/